孕婦應避免不必要的藥品,並儘可能使用非藥品療法。由於多數藥品多少會
通過胎盤,孕婦服藥可能會造成對胎兒的影響,所以應審慎使用。必須用藥時,
需要考慮治療目標,及其所帶來的利益與風險。
藥品是否有致畸胎性,是孕婦用藥首先要考慮的。用藥時懷孕的期數與
藥品通過胎盤的比例都是決定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懷孕第一期是器官形
成的時期,也是風險最大的時候,但有的藥如阿斯匹靈及其他非類固醇消炎
止痛藥在懷孕第三期使用,則可能會造成遲產或分娩時間拉長。另外,口服、
注射劑型進入母體內劑量較大,對胎兒造成影響的可能性當然較大,外用塗
抹的藥品則影響較小。
孕婦用藥的原則
(一) 沒有醫師或藥師的指導,孕婦不可自行加藥或擅自停藥。
(二) 少用藥,尤其是懷孕時期的頭三個月,並與醫師做詳盡的討論與評估。
(三) 看病就診時,如果懷了孕,或是疑似懷孕,或是沒有避孕而可能懷孕者,
都必須告訴醫師或藥師。
(四) 原來已經在使用藥品者,需和醫療人員討論是否停藥。
懷孕用藥安全級數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將藥品分成五級
(一) A級藥品:臨床對照試驗顯示在孕婦是安全的。
(二) B級藥品:無臨床試驗對照,動物試驗顯示安全;或動物試驗有不良反
應,臨床對照試驗沒問題。
(三) C級藥品:動物試驗顯示有致畸性,但沒有人體對照試驗。或動物及人
體試驗資料均缺乏。
(四) D級藥品:有致畸性,但醫療上利大於弊時可以使用。
(五) X級藥品:孕婦或將要懷孕的婦女絕對不可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