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文章搜尋(鍵入關鍵字)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給小孩使用藥物的原則

口服藥物的使用原則
(一) 嬰兒
1. 使用有刻度的吸管或口服注射器。
2. 抱在膝上,支撐頭部。
3. 一次只給少量藥品以防嗆到。
4. 將藥品滴在口腔的後方或邊緣。
5. 必要時,可將非腸衣錠或非緩釋錠利用切藥器分成二分之一或四分之
一,放在湯匙中用一點開水泡軟後,用小茶匙壓碎。若是膠囊的話
可以打開,將藥粉灑在少量食物中一起餵食。
6. 給藥時要同時安撫嬰兒。
7. 需特別注意口服注射器,長得像注射筒,但不是用來打針,千萬不要
將針頭接上口服注射器來注射藥品。

(二) 幼兒
1. 由幼兒選擇服藥的姿勢。
2. 必要時,用少量食物或美味飲料掩蓋味道,服藥後喝水或飲料去除味
道。
3. 使用兒語給予簡單的指示,使他們合作。
4. 如需服用多種藥品,由幼兒選擇服藥順序。
5. 用語言或接觸鼓勵幼兒合作。
6. 讓幼兒熟悉量具。

(三) 學齡前
1. 必要時,將錠劑或膠囊置於舌根,用水或飲料吞服。
2. 如果牙齒鬆動,勿用嚼錠。
3. 會使牙齒染色的液劑用吸管服用。
4. 服藥後,給予飲料去除味道。
5. 讓孩子選擇服藥場所、服藥順序及飲料的種類。

皮膚用藥的使用原則
1. 局部塗抹的藥品易經皮膚吸收,而嬰兒皮膚角化的程度較小,因此穿
透性較高。局部塗抹的藥品用於小孩較容易經由皮膚吸收,而引起
全身性的副作用。
2. 小孩子使用類固醇,最好經過醫師診斷再使用。
3. 皮膚用藥不可擅自多塗。
4. 尿布疹
因悶、溼,皮膚與尿布摩擦,持續與尿液、糞便接觸,或物理
化學刺激等緣故,引起尿布周圍皮膚發炎等現象。
影響部位即尿布包覆區,包括:屁股、下腹部、會陰區、大腿近端
的皮膚。
(1) 尿布疹的

沒有留言: